近日,2025年度南京市第一批市级生态农场培育名单公示,我区秋亚家庭农场、南京良庄农产品有限公司等8家主体成功入选。这些主体凭借生态循环模式、绿色生产技术和联农带农成效,成为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标杆。
在固城街道秋亚家庭农场,嫩绿的秧苗间,水鸟不时掠过。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农场主孔秋娣坚持12年生态农业实践的成果。“我们采用绿肥稻鸭共作的立体循环模式。”孔秋娣津津有味地介绍起农场的生态“秘诀”,每年四月紫云英盛花期,将发酵好的菜籽饼与紫云英一同翻耕入田沤肥,作为水稻全生育期的唯一肥料来源。机插秧采用标准的宽行距栽插,既保障通风透光又便于鸭子活动,全程禁用农药、化肥和除草剂。
这家创立于2013年的农场,已从180亩扩展至567亩,其“秋亚牌稻鸭米”通过有机认证,土壤有机质含量达4.8%。12年间斩获多项荣誉:2016年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,2020年“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”项目获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,其生态模式多次入选省、市典型案例。
“稻鸭共作既传承农耕文化,又代表生态农业趋势。”孔秋娣表示,希望更多新农人加入生态农业行列,共建可持续农业环境。
在阳江镇潦田村,南京良庄农产品有限公司打造的螃蟹生态养殖示范区同样引人注目。公司总经理助理孙鸿翔介绍,基地始建于2021年,初衷是建设镇级螃蟹生态养殖标杆。“核心设计理念是生态优先,实现进排水分离,确保尾水净化达标排放。”园区配备了完善的现代化设施,每个塘口均安装微孔增氧设备、水质在线监测探头,并实现监控全覆盖,为生态养殖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。
成立17年来,南京良庄农产品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产销融合模式。“我们从2016年就开始构建螃蟹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让消费者清晰了解螃蟹的整个生长过程,吃得放心。”孙鸿翔表示,这套追溯体系不仅公司自用,如今已推广至整个“固城湖”螃蟹品牌。
秋亚农场传承“稻鸭共作”传统农法,良庄公司创新科技养殖模式,虽然路径不同,但都践行着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的现代农业理念。它们的成功经验,不仅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,更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。随着这批生态农场的培育发展,我区农业产业结构将持续优化,绿色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。